刘备入川之战:从势如破竹到艰难攻坚
顺利的开局
公元211年十月,刘备应刘璋之邀进入四川。经过一年多的精心准备,他在212年12月正式与刘璋决裂,发动进攻。这场西川之战持续了两年零五个月,其中大部分时间用于战前筹备,而实际作战阶段也超过了一年。尤其值得注意的是,在长达一年零三个月的战斗中,刘备的军队几乎花费了整整一年时间才攻下雒城。
势如破竹的初期攻势
212年12月,刘备与刘璋彻底翻脸,随即展开迅猛的军事行动。他的进攻势如破竹,几乎未遇强力抵抗,唯独在雒城遭遇了持久战。那么,为何刘备的军队在其他战场所向披靡,却在雒城陷入苦战?
展开剩余83%轻松掌控白水军
起兵之初,刘备采纳庞统的计策,假意返回荆州,并借机召见刘璋的将领杨怀、高沛。他以二人“无礼”为由,迅速处决了他们。随后,他派黄忠、卓膺率军南下,自己则北上白水关,控制白水军将士的家属作为人质,兵不血刃地吞并了这支军队,消除了后顾之忧。
迅速攻占涪城
刘备的进军路线包括涪城、绵竹和雒城三个关键据点。刘璋得知刘备反叛后,立即派冷苞、张任、邓贤等将领驻守涪城。然而,刘备军行动迅速,而刘璋军缺乏统一指挥,很快被击溃,涪城落入刘备之手。
不战而降的绵竹
涪城失守后,刘璋的残部退守绵竹,试图重整旗鼓。然而,守将李严和费观早有归顺刘备之意,刘备军一到,他们便主动投降,绵竹轻松易主。
战略红利的消逝
刘备的顺利进军并非仅靠军力优势,而是得益于两大“红利”:
1. 突袭优势:刘璋毫无防备,刘备迅速铲除杨怀、高沛,并趁势击溃西川军,取得战术主动权。
2. 人心归附:入川前,刘备花了一年时间收买人心,许多西川将领因此倒戈,加速了他的胜利。
然而,这些优势在攻打雒城时逐渐消失,战局开始胶着。
雒城的顽强抵抗
雒城虽兵力不多,但凭借地利和坚固防御,让刘备军寸步难行:
1. 易守难攻的地形:城池依山傍水,北有涪水,南靠山地,城墙厚达8.7米,防御工事完备。
2. 充足的物资储备:作为刘焉曾经的治所,雒城囤积了大量粮草军械,足以长期坚守。
3. 忠诚的守军:刘璋之子刘循亲自坐镇,张任、冷苞等败将也誓死不降,士气高昂。
进退两难的困境
刘备无法绕过雒城,因为:
- 金牛道通行困难,东路和西路的替代路线要么险峻难行,要么需翻越海拔3000米的高山,大军难以通过。
因此,他只能选择强攻,但这一决定暴露了己方的弱点。
刘备军的短板显现
1. 兵力不足:起兵时仅万人,即便吞并白水军,总兵力仍不足3万,难以应对持久战。
2. 补给困难:西川北部资源匮乏,失去刘璋的支援后,后勤压力剧增。
3. 军心不稳:新归附的刘璋旧部忠诚度有限,战局不利时容易动摇。
惨重代价与最终突破
攻城期间,刘备军损失惨重,尤其是庞统战死,士气跌至谷底。东吴使者吕岱甚至认为刘备可能功败垂成。然而,刘备并未放弃,紧急调来诸葛亮、张飞、赵云等援军,最终扭转战局,攻破雒城,直逼成都。
总结
刘备的西川之战展现了其出色的战略谋划,但也暴露了攻坚能力的不足。雒城之战的艰难,成为他统一西川过程中最严峻的考验。
发布于:天津市鼎泽配资-配资买股票-广州配资网-合法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