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50年12月,志愿军第58师的师长得知美军成功撤离后,在司令部大发雷霆:“172团究竟在做什么?为什么没有拦住美军?到底发生了什么?”然而,冰天雪地的环境让联系变得异常困难,只能派人前往172团的驻地查看情况。
当侦察员抵达时,眼前的场景令人震惊:一百多名志愿军战士匍匐在雪地里,保持着作战姿势,却早已化作冰雕。师长得知这一消息后,悲痛欲绝,忍不住痛哭。这已经不是志愿军第一次出现“冰雕连”了。20军59师17团6连、60师180团2连等部队,也曾在严寒中为完成任务,毫不顾及自己身体的痛苦,始终未曾站起身来活动一下。
1950年11月,毛主席决定调遣第九兵团的20军、27军、26军共计15万人进入朝鲜,承担第二次战役东线的任务。第九兵团虽是在1949年成立的,但其前身是华东野战军的精锐部队。原本这些部队准备解放台湾,但由于朝鲜战局紧急,他们被临时调往朝鲜前线。
展开剩余79%由于接到任务的时间非常紧迫,后勤工作并不充分,尤其是对第九兵团的支援。早在7月,志愿军后勤部就开始为抗美的部队准备冬季衣物,但人数庞大,工作量巨大,导致很多部队特别是第九兵团,未能及时配齐足够的棉衣棉裤。在出发前,司令员宋时轮急忙带领部队赶往朝鲜,中途在沈阳停留时,东北军区后勤部长李聚奎看到战士们穿着薄衣服,心急如焚,赶忙去找宋时轮:“这些衣服防寒性太差,怎么能去朝鲜?”但面对严峻的时间压力,宋时轮并未作出改变,依然决定赶赴前线。
第九兵团于短短十天内完成了从海南到朝鲜的转移。面对严寒,战士们从15度的温暖环境骤然进入零下二三十度的寒冷天气,很多人因此冻伤,甚至失去了战斗力。美军的空中轰炸更是让后勤补给受到严重影响,御寒衣物迟迟未能送到。战士们没有足够的大衣,许多班级只有一件大衣供轮流穿着,每个班的十几人只能共用一两床棉被。
尽管装备不足,志愿军依旧以惊人的毅力坚持战斗。为了避开敌人,他们只能昼伏夜行,默默地接近长津湖战场。当时的长津湖附近几乎没有人群,只有冰雪和山丘。战士们穿上白色披风,趴在雪地中,静静等待美军的到来。
1950年11月27日,西北风呼啸,鹅毛大雪漫天飞舞,美军正准备过完感恩节。美军七师和陆战第一师正行进在一条山间小路上,四周寂静,雪白一片,他们以为周围没有任何危险。可是,一位敏锐的美军记者总觉得有些不对劲,他环顾四周,却什么也看不见。
当夜,美军计划找个地方安营扎寨,就在他们最放松警惕的时候,突然间,山林中传来了震耳欲聋的军号和呐喊声!志愿军的军号像从地狱传来,紧接着,数以万计的志愿军从山上猛冲下来,瞬间将美军阵地打乱。一些美军甚至被吓得呆住了,他们明明从空中侦察了50米,怎么会没有发现志愿军的埋伏?
志愿军成功地将美军大部队分割成了五段,尽管美军试图突围,但志愿军紧追不舍,导致美军机械化部队的推进速度只有每小时500米。12月初,美陆战第一师成功突围,但志愿军依旧紧追不放。
美军决定撤退到兴南港,在经过水门桥时,志愿军早已设置了埋伏并多次炸毁这座桥。尽管美军最终成功修复了桥梁,但志愿军的伏击并没有停止。在桥的另一侧,志愿军小队等待着美军的到来。美军一过桥,就看到不远处的志愿军阵地,准备冲锋的姿态让他们惊愕。大胆的美军探险队上前查看,却发现那些“准备冲锋”的志愿军战士已冻成冰雕,手握武器,依旧保持着作战姿势。
虽然志愿军最终未能全歼美军,但他们的顽强抵抗使得美军不得不撤退,收复了三八线以南的部分地区,这无疑是一次胜利。然而,这场战斗的代价极其惨重,志愿军第九兵团20军中,冻伤人员占到了60%,许多战士连手套、袜子、耳暖都没有,只能将棉被拆开以御寒。值得一提的是,朝鲜的冬季是历史上最严寒的一次,连美军也有7000多人因冻伤而阵亡。
1950年的朝鲜冬天,的确比地狱还要寒冷。
发布于:天津市鼎泽配资-配资买股票-广州配资网-合法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